漫谈摄影造型12字法——调(情调)
撰文、摄影/德治
情调
情调是指摄影者的主观思想感情,通过摄影作品所表现出来的思想格调,或客观事物所具有的能够引起人的各种不同感情的现象。
任何艺术作品如果没有感情的注入和感人的情景,都有可能形成概念化的呆板形式,这里我们谈的主要是人的主观“感情”和画面的客观“情景”所构成的“情调”。没有“情调”的摄影画面必然是缺乏艺术感染力的。所以,摄影造型艺术,在构思画面时,不仅要讲究影调、色调,更要注重情调的表现。
在画面的表现形式上,各种构成要素都具有一定的感情象征意义,或多或少地都在影响着画面“情调”的生息和变化。但是,“情调”表现关键还是在于主题内容与表现形式的完美结合。就如何表现“情调”我认为可以用三句话来概括,即:情景交融是构思原则;形神兼备是追求目标;夸张变形是表现技法。
1.情景交融是构思原则
情是指作者的主观感情。景是指具有一定感染力的客观事物,情景交融历来是视觉艺术的生命线,同样也是摄影艺术造型的构思原则。只有心与物融,情与景合,才能创作出具有艺术感染力的好作品。
取得情景交融的摄影画面有3种途径:
一是寓情于景,借景抒情。摄影人根据自己的想法确立拍摄主题,然后根据其主题思想和审美要求去寻找或创造代言景物,从而将摄影人的主观愿望表达、传递出去。这是比较高层次的摄影创作,在商业广告和艺术创意摄影领域运用较多,如图8-167《路在脚下》是寓情于景之作。人各有志,而且性格不同,正如画面中的人物,多数人喜欢沿着前人走过的路行进从而规避风险走捷径,可是有的人偏偏要探索新路百折不挠。
图8-167《路在脚下》
二是触景生情,有感而发。这是比较普遍的摄影创作方法,尤其是业余摄影人在拍摄之前不一定有明确的主题,对拍摄题材和表现形式也没有具体目标,一旦某种景物感动了他,便会将镜头对准它,记录它,甚至运用艺术手段来美化它,正所谓“情以物迁,辞以情发”。
如图8-168《夫唱妇随》是我1993年冬季在东北农村采风拍摄到的。当时我走近一农家院,刚好有雌雄两只鸡跳到了鸡窝顶上,它们发现我之后,便一起鸣叫起来。下意识的灵感告诉我这不就是“夫唱妇随”吗!于是,我在不惊动它们“夫妻”的前提下,选择比较理想的构图方位拍摄了下来。
图8-168《夫唱妇随》
三是先取其景,后予其情。乘坐在交通工具上,美丽的景物从眼前掠过;进行体育摄影时,精彩转眼即逝,在此时此刻,有经验的摄影家,便会不失时机地进行抓拍,然后得空时,再仔细品读所拍摄的画面,并寻找具有感染力的语言为其命题。
如图8-169《技压群芳》是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女子足球比赛中的一个瞬间镜头,拍摄当时我并没有看出这么丰富的内涵,只是不失时机地按快门。中国女足主将韩端在重重包围之中凌空而起,飞脚射门,“打”得对方人仰马翻,画面主体突出,以少胜多,对比强烈,意境深远,意义非凡!品读此景此情,心潮澎湃,浮想联翩,拟出了若干个标题,最后命名为《技压群芳》。对作品的命题,是寓情于景的深化手段。作品画面情景交融的品位高低,关键在于命题是否贴切。
图8-169《技压群芳》
2.形神兼备是追求目标
形神兼备是情景交融的具体化,也是美学思想追求的目标,在摄影艺术造型中,形神兼备大多体现在画面主体上,这在人像摄影题材上不难做到,但是,对于人像以外的摄影题材而言,要想做到形神兼备就不那么容易了,主要是通过抓形似、神似和情节来实现。
先说形似。形是神的外部表现,追求形态相似,以形写神,是实现形神兼备的有效途径。比如鸟类的神情是难以判断的,但是它们的行为状态所形成的肢体语言却能表现出神态和情感,如图5-71《哺育》画面中大鸟喂养小鸟的行为状态,充分地表现出了世间最伟大的母爱之情。
图5-71《哺育》
对于景物而言,我们可以以此物似彼物的借喻方法,赋予和记录某种物像的情调,如图8-170《天山木乃伊》是在行进中隔着车窗玻璃拍的,画面中天山脚下的一组山丘在斜阳光线的描写下,俨然是一具仰卧于灵床之上的干尸,其形态安然而伟岸,酷似“卧佛”又像“木乃伊”,令人产生敬畏之情。
图8-170《天山木乃伊》
再讲神似。以神传情是艺术创作的基本手法,当某一物体的图像不那么具体化,有些似是而非时,便会开启人们的想象空间。最能体现神似的画面要素,除了形就是“影”了,能够传神的影有倒影、投影和剪影,这三种影像在某种程度上都缺乏质感比较抽象,以其神似诱发读者的想象力。
倒影是真实景物的反映,他的形态取决于反映物体表面的平整度,倒影能够美化画面,尤其是变形的倒影更加富含写意性,别有一番情调。如图8-171《涟漪景观》,水面的涟漪将俯冲捕鱼的海鸥形象抽象化,形成了比较写意的画面。
图8-171《涟漪景观》
投影是物体的阴影,它可以间接地暗示出画外之音,具有一定的艺术性、写意性和趣味性,如图8-172《教授》,画外音告诉我们:教授是高级知识分子,满脑子的文化都写在脸上。
图8-172《教授》
剪影是最简洁的艺术符号,它简洁却不简单,可以简要地概括描写事物本质特征和基本内容。如图8-173《月老照枝头》简洁明晰的剪影画面,内容与形式和谐统一,温馨生动的爱情故事不言而喻。
图8-173《月老照枝头》
三谈情节。连续画面的视频影像是表现情节的最佳体裁,利用单幅画面,来表现故事情节委实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是,如果细心观察善于联想也不是不能取得,如图8-174《问君何处来》,画面中一只迷鸟——鹊鸭,闯进了白鹭的觅食领地,白鹭很有礼貌地躬身询问“君从何而来,意欲何往?”再如图2-13《道耶商耶》、图5-76《拣食垃圾的生灵》这些作品画面都传递出一种现象,或一份情感,或一个故事。
图8-174《问君何处来》
图2-13《道耶商耶》
图5-76《拣食垃圾的生灵》
3.夸张变形是表现技法
夸张是作者借助想象力将被摄对象的某些特点加以放大的一种艺术表现方法,从而突出被摄体的本质特征,使其更加鲜明生动。“桅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等等文学艺术作品,大多是以夸张的手法创作出来的,那么对于摄影艺术造型而言,变形也是行之有效的夸张表现手法。
能够产生夸张变形的方法:
一是运用超短焦距和超长焦距镜头具有图像畸变现象的特性。如图8-175《当年的湿地》,运用鱼眼镜头具有筒形畸变的特性,拍摄局部干涸的湿地,创造了如同地球的视觉效果,并命题“当年的湿地”意在向人们敲响警钟,警示人们生态环境每况愈下,地球日益缺水,唤起人们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再如图2-15《鸥舞窗前》,运用长焦距镜头能够压缩空间的特性,表现良好的生态环境。
图8-175《当年的湿地》
图2-15《鸥舞窗前》
二是运用广角镜头,空前接近被摄体也会取得变形效果,达到夸张的目的。如图8-176《保镖》,较好地夸张表现了黑人保镖粗大有力的臂膀。
图8-176《保镖》
三是运用反映媒介形成的变形也会让人耳目一新,令人遐想,平添情趣。如图8-177《欧式建筑》,画面中的楼房七扭八歪,颇有情趣。
图8-177《欧式建筑》
综上所述,都是使摄影作品产生情调的办法,提升艺术品位的手段。需要提醒的是“夸张变形”是一种艺术表现技法,并不适用于纪实摄影题材。但是,对于艺术摄影而言可是高手所为。
此稿刊发于《旅游纵览》杂志2014年第4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