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堡之国 卢森堡欧洲的“人间天堂” 撰文、摄影丨刘磊
(阿尔泽特河) 美丽的卢森堡,全国70%的面积被森林覆盖,是个名副其实的“森林之国”。这里古墙深巷,到处有鲜艳芬芳的盆花绿树青藤缠绕,空气清新,鸟语花香。这个美丽安静的袖珍小国,简直就是世外桃源。不亲眼目睹,很难想象出她是如此秀丽、多姿、恬静和幽雅。
比特留斯峡谷“欧洲最美露台” 卢森堡是世界上最小的国家之一,面积只有2586平方公里。如果把它的英文LeGrand-Duch de Luxembourg按中文译出来就是:“处处是青葱浓密的绿色,然后在这些绿色里纷纷冒出一座又一座的古堡。”因此,它又被称为“千堡之国”。 前不久,我路经该国逗留几日,发现它真是可爱、美丽。无论外面世界多复杂,它还是那样绿境深邈,座座古堡衬托着一片无争人间。 整个卢森堡市,被阿尔泽特河(Alzette)和佩特罗斯河(Petrusse)隔成两部分。大雨滂沱的时候,宽阔的河谷里山洪倾泻而下,奔腾咆哮的景象十分壮观。更多时候,它像一位甜美熟睡的少女,恬静而安祥。高大的树木和密集的灌木绵延起伏,犹如绿色的海洋。从飞机的舷窗看下去,那些原本高耸云端的教堂尖顶,只是隐隐约约,犹如海洋里点点船帆。 据史料记载,1000多年前,古罗马帝国阿登公爵的弟弟西烈弗鲁克伯爵,就在这片双河交汇的河畔上,建了一座城,称为卢泽琳堡。后来这小城逐渐发展为市镇。14世纪时,卢泽琳堡升格为大公国,它的名字在传闻中不断改变,最后定名为今天的卢森堡大公国。真要感激西烈弗鲁克的风景审美观。正因这位明君选中如此富于戏剧性的地理位置来建筑他的王国,如今,两条河流已逐渐老化,卢森堡市才能得天独厚,被高高托在这片蜿蜒有致、层层青翠的大河谷之上。 从瑞士进入卢森堡,最诱人的莫过比特留斯大峡谷,它是世界最著名的风景区之一。在我印象中,一般称之为大峡谷的地方都是无人区的危险之地,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卢森堡的这个大峡谷就在首都卢森堡市中心,那该是怎样一个壮观的美景呢? (壮美的自然风光) 车停稳,我们暂时顾不上欣赏那些美景和风土人情,心里只有一个目标:大峡谷在哪儿?此时,天蓝蓝,树绿绿,穿城而过的是佩特罗斯河,如鬼斧神工般将卢森堡城一分为二,新城区在河南,旧城区在河北。 旧城区屹立在一处巍然的台地之上,三面被阿尔泽特河和其支流佩特罗斯河围绕。有人形容过卢森堡在这种地形上建城是“青山留一发,绿水绕巍城”。如果从台上的边缘向下望去,会觉得脚下便是悬崖,如果隔河谷望向台地,有壁立千仞之感,眼之所处,尽是峭壁悬崖连绵不断,藤树缠绕盘根错节于红砂石罅之间,古木参天苍劲于河谷之中。谷底深渊,绿色覆盖着绿色。而在谷底的绿色丛中,建有公路向远处延伸,建有房屋点缀,大有绿野深处有人家之妙。 这个旧城的中心,便是这样一处雄奇险峻、景色如画的河谷地带,本来自然条件不可建城,但却成为国际名城,堪称一绝! 更有趣的是,当地人在大峡谷上先后修建了100多座大桥,将河的两岸连结起来。这些桥梁都有着各自的特色与风格,从而形成了卢森堡市一道很有特色的风景线。 走出不远,就能望见两座最大的桥梁,阿道夫桥和夏洛特桥,它们悬于绝谷上,攀过峭壁,连接着新旧城区,气势如霓如虹。伏桥看看,赫然发现,桥下竟不是普通的马路,而是巨大的、色彩斑斓的山谷。山谷中红、黄、绿各色树木交错;伏在桥栏上朝各个方向看去,弯曲的小路、细细的流水、盘旋的阶梯、成群的鸟儿、雄跨山谷的其他大桥,分明是一幅层次分明的图画。 也就因为这片迷人景致,让它赢得“欧洲最美露台”的美誉。清晨来这里,静静走在特别为眺望风景而凿开的“风景走廊”上,晨雾迷绕,脑子里都是仙子与童话的故事。
“千堡之国”名不虚传 卢森堡是现今欧洲大陆仅存的大公国。早在3世纪时,这附近的岩山上就开始修建城堡来作军事防卫了。第一座军事防卫城堡,也就是西烈弗鲁克伯爵所建的。在之后的100年时间,不同的在位者于城堡的西侧也陆续修建了环形城墙,那也没办法,因为被挤在德、法、比“诸强之间”。 又因地势险要,在历史上此地一直是西欧重要的军事要塞,有“北方直布罗陀”的称号。15世纪以后,卢森堡屡遭异族入侵,先后被西班牙、法国、奥地利等国统治长达400多年,这期间,勇敢的卢森堡市人民为抵御外敌入侵,又修建了许多牢固的城堡,这些城堡建筑一流,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已于1995年将其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其中首都卢森堡市就是一座最大的古堡,也因此成为世界上富有特色的旅游热点城市。 第一眼看到所谓“古堡”,你会误会那是一座大桥,那是因为就在河谷上,因此它也有桥梁作用。在实地一看,你会惊讶于它的智慧和坚固设计,整个防御工事有三道护城墙,24座坚固的堡垒,古堡之下还有23公里长的地道网,和向下延伸40米的地下暗堡,而且都是从坚硬的岩石中开凿的,工程十分艰巨。地下暗堡能隐藏上千士兵和他们的马匹。古堡的间隔内还能设兵工厂、厨房、烤面包房和屠宰房。这古堡一直在维护着卢森堡的边疆。 如今,虽然不少古堡被改建为公园,有的只留下一些石墙作为永久的纪念,但古堡仍旧是卢森堡最大的看点。比如,建于1644年的卢森堡古堡,就是该国最具历史的史物。 在维安登,你有机会游览莱茵河西岸最美丽的城堡。出生在卢森堡的著名美国摄影师爱德华史泰钦,曾用镜头记录下克莱沃城堡,作为其精彩的《人类一家》摄影展的作品之一。在卢森堡茂密的森林中,时时刻刻都有可能邂逅童话般的古堡。 (卢森堡宫殿城堡) (古典城堡) 由于建在峡谷丘陵上,卢森堡市高低落差大,千万别想骑自行车,走路才是最佳观光方式。整座城市,就是个露天的、西欧各民族文化的展览场。因为15世纪到18世纪间它经历过西班牙、法国和奥地利的统治,甚至荷兰国王也曾经兼任过卢森堡的大公,于是卢森堡就像个袖珍熔炉,它有三多:语言多,建筑风格多,各族食谱多。街上随处看,房屋就有德国人的哥德式,荷兰人的洛可可式,法国人与奥地利人的后巴洛克式,甚至地中海风情的西班牙式,令人目不暇接。 要搜集欧洲食谱,这里也齐全。哥德式装潢的餐厅内也许就有北非摩洛哥菜,荷兰风情的杂货店也许就卖法国面包。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这就是卢森堡。
欧洲的“人间天堂” 秋天是卢森堡景色最美的季节,金色阳光下,护城河围绕着古城,哥特式的建筑愈加雄伟。古堡在色彩艳丽的树叶掩映下,有一种不能言说的诗意之美。 此刻,古城层林尽染,在这样的林中漫步,是绝美的画面,仿若置身画中。护城河长满青苔的围栏上站着一只灰色的小鸟,一动不动,转头看着清静的街道。河中,一群色彩斑斓的水鸟懒洋洋地浮在水面上,缓缓向前滑动,河面上的涟漪层层叠叠,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清晨的小镇,白雾蒙蒙。一个头戴绒线帽脚穿长靴的年轻女子轻快地从路边经过,鞋跟敲击路面的声音“咔哒咔哒”清脆又均匀,声音中的小镇愈发清幽。一切都安静、美好得不真实,仿佛是一个被时间和世界遗忘的角落。 卢森堡有很多古老的城堡和破旧的城墙。一段土黄色的古堡城墙矗立在大桥头,城墙上砖石斑驳,荒烟蔓草,显得沧桑又破旧,为卢森堡增添了许多沧桑感,但与这座金融之城却是出奇的和谐,仿佛它本来就该是这个样子。 (大教堂) (卢森堡夜景) (美如油画) 令人惊讶的是,别看卢森堡市人口仅有8万人,这里却是国际上重要的金融中心,银行业十分兴旺。境内各类银行达230多家,其中外国银行就超过了200家,是欧洲仅次于伦敦、巴黎的第三大金融中心和全世界第七大金融市场,有“金融王国”的美誉。 市区街道非常干净,到处有鲜艳芬芳的盆花绿树青藤缠绕,空气清新,鸟语花香。令人印象最深的是,玫瑰花几乎随处可见,连空气中都弥漫着玫瑰的芬芳。可能是大多从事金融业的缘故吧,居民着装整齐,西装革履,谈吐优雅。 享受生活是卢森堡人的共同追求。当地人非常喜爱音乐,当地谚语说:“一个卢森堡人一个玫瑰园(玫瑰花是其国花),两个卢森堡人一次咖啡聚会,三个卢森堡人一支乐队。”不管是公众场合还是小巷街角。总能看到男女市民在弹奏、在舞蹈、在歌唱,仿佛他们生来就是一群只知快乐、不懂忧愁的人。 说到语言就更有趣了。这里的居民文化程度很高,据说欧洲任何一个国家的公民通晓外语的能力都比不上卢森堡,老百姓一般会说两种以上外语,银行雇员一般会说三到五种外语。我看到一份卢森堡出版的报纸,刊登的文章有的用德语,有的用法语,这在世界上大概也是独一无二的。 导游说,在卢森堡家里,常有这样的情景:父亲在看法文报纸,老奶奶在用卢森堡语聊天,独生子在用德语做作业,妻子在唱英语歌曲。尽管如此,当地的家庭迄今仍保留着说自己的语言——卢森堡语方言的习惯,可以说卢森堡是当今世界上幸存的小国特色文化的形象代表。 临别时,我留恋地站在卢森堡市街头,无论朝哪个方向看,都能看见如花园一般的景色,这里是多么静谧、安闲与和谐,仿佛自己要离别的是一个绚丽多姿的世外桃源。
此文发表于《旅游纵览》2018年1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