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shijak0526 于 2014-11-28 20:49 编辑
我把握一早的陽光,來到傳說中「朱環鼓蟌」的產地,
希望留下美麗的倩影,雖然嘗試了幾個可能的地點,
但是一直沒發現那「閃爍的紅光」,其實,我真的沒那麼在乎拍到與否。
暖陽下,我享受著舒適的溫度,放下背包,脫下鞋襪,讓腳緩緩踏入溪水,
冷涼的感覺由腳底慢慢竄上腦海,思緒不再停留那抹紅光,忽然想抽口菸···
感受著洋溢自然的微風,我眼角濕了,放眼望去的溪流、﹑綠葉、飛鳥解開我心中的鎖,
幻想著「白日夢冒險王」的劇情,我站在冰島的雙翼飛機上,衝往爆發的火山,無懼那鋪天蓋地的火山灰
我從沒放棄讓生命燃燒到極限,因為,這就是生活!
一抹藍由眼前飛過,將我拉回現實中,牠就停在距我2米的石頭上,
舉起相機,半蹲式的站起,以極慢的速度跪在溪流中
小石子刺痛我的膝蓋,我小心翼翼地靠近牠,趴倒是唯一的選項,因為相機上是魚眼鏡頭,
牠並沒有理會我,讓我持續按著快門,邊按邊前進,直到鏡頭撞到牠,
然後牠頭也不回地飛走
等我由溪中站起才發現,手肘與膝蓋已經流血,
原來,專注地做一件事時,我可以忘掉一切,時間、感受、痛覺、一切···
棋紋鼓蟌
敬我的首拍 魚眼版
這幾年大家對於青黑(藍翅)蠟蟬與紅翅臘蟬的生態樣貌越來越明瞭
因為之前說的兩種(青黑與紅翅)其實是同種,
差別在於青黑臘蟬剛羽化(大約6-7月)成蟲時翅膀為鮮豔的紅色
到了8-10月就開始轉變了,翅膀變的要綠不綠要紅不紅
11月後看到的青黑臘蟬,翅膀就真的是藍黑色
本來想要自己也做個實驗,準備好牠們的寄主植物,真正的全紀錄一番
無奈事與願違,只能等待有緣之日。
上周的武陵,合歡山三日行發現
這時間應該是紅翅型的青黑臘蟬
在超過1700公尺以上山區發現的竟然都是藍黑翅型
由後翅還帶點紅推論,青黑臘蟬紅翅與藍翅的變化會不會是因為溫度的關係呢?
平時發現的紅翅型都是在低海拔的山區,溫度自然較高
中海拔山區的溫度至少低了10度以上
而且日夜溫差更是超過15度
所以這是不是問題的Key?
周六與周日各在思源啞口與武陵農場有數十筆的發現
都是藍黑翅型,後翅帶點紅這樣
也明確找到這個海拔的寄主植物
看來,又多了個謎題出現
解謎是需要時間的,
颱風過了,山上的你是否安好
梨山一直是我心目中"高砂深山鍬形蟲"的故鄉
還記得當時(約12年前)與幾位現在當官的好友們爆肝衝山
我的破喜美老當益壯,帶著我們一行人勇衝2500公尺高山
(平地九拐十八彎-宜蘭-思源啞口-梨山-大禹嶺再繞回台北)
還記得光是思源啞口到梨山(武陵-環山-梨山賓館-佳陽社區-德基)這一段
路燈下的高砂深山平均破百隻,還有栗色深山,平頭大鍬,深山扁,望月大鍬等。
直到2004~2005這兩年,梨山的高接梨"梨木蝨"大爆發
果農不堪其害,周周強力洗藥,那兩年的晚上在梨山不是找蟲
是撿蟲,是撿蟲屍
後來幾年的蟲況一直沒有起色
我就不太愛上梨山了,那段時間撿的蟲屍多到我害怕
害怕的不是死蟲,而是對生態滅絕的害怕
這次因為鴛鴦阿姐的邀約
讓我有機會重溫當年的梨山夢,周六晚上活動結束就打定主意
隔天一早6點多起床後我就往梨山出發
到了以前的老蟲點慢慢的找尋,路燈一盞一盞過去
清晨的陽光隨著時間過去越來越強烈
本想要放棄找尋,直接到合歡山小風口拍攝植物
熟悉的咖啡色反光映入眼簾
這隻不大的高砂深山大概是被太陽曬熱了,準備找地方躲藏
所以被我發現,幫牠留念一張後
今年的梨山高砂夢終於畫上一個完美的句點
期待下周再相會(前提要颱風溫柔點)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