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北之城 撰文\梦竹 摄影\德治
朗伊尔城,位于世界的最北端,又被称为极北之城。因为极夜的原因,每年的11月到第二年的1月,这个城市都是处于黑暗中。这里的房屋都是彩色的,这里的土地60%被冰川覆盖着。你可以想象这是一座怎样的城市吗?
朗伊尔城由波士顿北极煤公司持有人——美国人约翰·朗伊尔建于1906年。由于北极蕴藏着丰富的煤炭资源,所以朗伊尔城建立的初衷也是为了开采北极煤炭资源,在美元资本的注入下,煤矿在斯瓦尔巴四处开花,受高薪驱使,很多挪威、俄罗斯等国的矿工背井离乡来到这里,与严寒搏命,成为最早的岛民,因此,朗伊尔城也成了矿工之城。即使到现在,在朗伊尔城还保留着手拿工具开矿的雕像,许多道路也都是专门为了开矿而修建的。
采矿业至今仍是朗伊尔城的重要一环,这里大约半数居民都从事采矿业,而由于采矿者的需求不断扩大,基础建设日渐完备,随之而起的住宿、商业、娱乐等产业日趋繁荣,朗伊尔城成为整个斯瓦尔巴群岛唯一有机场的城市,作为最靠近北极的城市,研究活动与旅游业也正在急速增长。
煤矿让朗伊尔城得以产生和发展,却也让这里的冰雪世界改变了原有的颜色。很多煤矿已被弃用,那些老旧的厂房却依旧存留在冰川上,是大自然脸上的一块疤。镇上的博物馆、教堂、酒店还有一些店家要求人们进入的时候更换鞋子,那是因为小镇街道上有很多煤灰,这是早年朗伊尔城矿工的习惯,一直沿袭至今。
令人不可思议的是,朗伊尔城虽然仅有2000多人,却有着54个国籍。多元的世界文化在这里碰撞,在极夜期间,生活也不会受到影响,城里的咖啡馆和酒馆照常营业,不过漫长的黑夜似乎更容易滋生情感。在朗伊尔城,一夜生情是经常发生的,当极夜到来的时候,整个朗伊尔城陷在漫漫长夜中,除中午略有光亮外,白天也要开着灯,有半年的时间是极夜,一夜即永恒。
每年的春、夏季节是到朗伊尔城旅游的最佳时机,经过漫长的极夜之后,朗伊尔城迎来了全天24小时不落的太阳,来到朗伊尔城,几乎看不到现代化的交通工具,最常见的就是雪地摩托,为了应对终年严寒的气候,雪地摩托的防滑系统做得非常好,夏季可以用四个轮子行动,而到了冬季,前轮由雪橇组成,可以控制速度和方向,后轮则用厚重的防滑链构成,可以加强雪地摩托的抓地力和稳定性。
世界上只有朗伊尔城的道路标牌写的不是“小心车辆”,而是“小心北极熊”。在这里,北极熊的数量比人还多。这里到处有北极熊的标本和以北极熊作标记的用品和纪念品。北极熊是斯瓦尔巴群岛的标志,也是朗伊尔城真正的主人,在北极熊聚集的区域严禁人类活动,但是北极熊的活动却不受人类制度的限制,为了确保安全,垃圾箱都是被锁上的,朗伊尔城佩带枪支也已经被合法化。
由于早年无节制的猎杀,现在北极熊的数量已经大不如前,所以朗伊尔城特别成立了博物馆,将猎杀动物的图片放入馆内,以劝告人们保护生活在朗伊尔的野生动物。博物馆的设计非常人性化,为了远离寒冷的地表,博物馆距地面有一定的距离,不至于使博物馆直接接触地面,另外,博物馆的一侧,保留了许多逃生梯,以保障意外情况发生时的人身安全。 博物馆的主旨跟北极野生动物和探险有关,博物馆内有比如北极熊、北极狐、海豹等标本,布置得很生动,馆内展示了这个地区的地理、历史、野生动物、煤炭开采、探险等展览,这里不仅记录了当下的生态环境,也记录了人们在朗伊尔城拓荒的历史。
当然,朗伊尔城处处充满了对动物的关怀,除了地上行走的北极熊,朗伊尔城还有北极狐、野鹿、鲸、海豹、鱼虾和北极燕鸥、北极雪鵐等。群岛上共有3个国家公园、3个自然保护区和15个鸟禁猎区,占群岛总面积的44%。在海上还建立了护鱼区。
由于环境恶劣,一些海鸟无法将巢筑在海边,而是把巢筑在仓库里,在那里繁育后代,春夏之际,成鸟就会将孵化出的幼鸟带出仓库,在仓库外面或觅食,或游戏,感受着这长达半年的极昼。
在如此人性化的朗伊尔城背后,也保存着全人类最后的希望。在朗伊尔城的种子库,保存着来自世界各国150万种农业样本,如果遇到世界末日,朗伊尔的种子库就是人类最后的希望,被称为“全球农业的诺亚方舟”。种子库建在斯瓦尔巴群岛永久冻土带区的一座砂岩山内部120米处,高出海平面130米,使得一旦冰川融化仍然能够保持其干燥的环境。
朗伊尔城很小,小到只能容下2000多人,朗伊尔城很大,大到可以窥探整个北极,这里距北极1300公里,这里是人类可以到达距北极最近的地方,这里是朗伊尔城。
此文发表于《旅游纵览》2018年3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