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相机成为保护生态环境的利器!

查看: 1336|回复: 2

鹿鸣围场 撰文、摄影/于凤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3-1 08:39: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鹿鸣围场    撰文、摄影/于凤琴


       2019年的盛夏,席卷全国各地的热浪,此起彼伏,互不示弱。今年的流行语,无论是虚拟网络还是街头巷尾,人们异口同声地说出的是“热化了”。由于怕被“热化了”,我选择去我的老家——承德,去“避暑山庄”,分享康乾二帝的凉与爽。

无约邂逅
       走进承德避暑山庄,本想沿着自己最熟悉的那条路线,从丽正门进入,顺着石板路,过水心榭,赏月色江声,仰望金山亭,感受热河泉水,临烟雨楼,探如意洲,如果运气好,也许能见到当年乾隆皇帝亲手加装腮环的那条大红鲤鱼的后代们。
        最后,到万壑松风,去瞻仰康熙皇帝那副 “雄笔振清词,追赏得烟云之趣;佳辰逢盛景,乘闲探丘壑之奇”的楹联。从小我就对这副楹联耳熟能详,或许是受其影响,终年累月,追赏自然,既得烟云之趣,遍游山川,又探丘壑之奇,竟未察觉已贯穿了大半人生。
         过了丽正门,一路感慨人生如白驹过隙,6岁第一次由奶奶领着,去景仰朝拜离宫,后来也多次与家人朋友到此游玩,与文友聚会,但这次再来离宫,却是完全是不一样的感受——原来时间已整整过了一个花甲。
未过丽正门多久,似乎不由自主地改变了自己的路线,像有人牵扯一样,一路向万壑松风走去。与我同行的是几个外地弟子,他们不了解游玩的路线,也只好跟我将错就错地前行。

        正在我欲重新规划游览路线时,眼前的一头小梅花鹿,挡住了我们前行的脚步。它正在悠闲地采食地面上约有两寸多高的青草,一双清澈而深邃的大眼睛,忽闪着自然而天真的光芒。它在专注吃草的同时,又时而瞥一眼跟前的我们。也许是看到我们的到来,一头体态丰韵的雌鹿悠悠地跟了过来。只见它微启双唇,伸出月季花般颜色的舌头,舔舐着这头小梅花鹿。小梅花鹿顺势依偎在雌鹿的身上,头一歪,将嘴巴贴在雌鹿的腹下,大口地吸吮起来。
       看到眼前的这一幕,我难以抑制内心的激动。第一次这样近距离观察两头梅花鹿,且是母子俩。雌鹿个头儿高大,四条精健而纤长的腿上长着淡黄色的粗毛。圆润的躯体上,细密的绒毛潜藏在粗毛之下,背上及两侧腹部分布着稀疏的梅朵,一对如瓢的阔耳,不时上下左右摆动。我仔细察看,雌鹿的耳朵上没有耳标,也没有曾经打过耳标的豁口。整个躯体也找不到明显的人类留下的痕迹,但它的神情中却透露着对我们的友善与信任。

       看到我如此神情专注地观察这对梅花鹿母子,随行的几个弟子也都停下脚步,与我一起欣赏拍照。小梅花鹿吃罢奶,又继续采食地面上的青草,雌鹿则在一旁张望,更像是护崽。我索性坐在草地边的大石头上,仍然凝神观望,似有一往情深之感。

神鹿之说
       也许是看到我如此聚精会神,眼前这对梅花鹿母子也停住采食,目不转睛地打量起我来。这时,我忽然发现,这对母子的双眸上面,都长着两条长长的睫毛,灵动非凡。
        就这样,我坐在石头上,梅花鹿站在草地上,我们“相看两不厌”。这时,一位山庄导游来到我的眼前。这位导游是个约40岁的男子,自称姓齐,地道满族后裔。他说,本来今天休息,也是放不下这对梅花鹿,怕有游人打扰它们,才进来看看。他告诉我说,已经观察我们很久了,看我观察鹿的样子,像个喜鹿之人,才过来与我攀谈。导游进而说愿意为我介绍避暑山庄里的梅花鹿,且不收导游费。“导游费你该收还收……”不由分说,他摆手打断了我的话,坚持道“您听着就行了”。
        齐姓导游告诉我,在这避暑山庄开建之前,这里便是梅花鹿的家园。顺着万壑松风往里走有条梨树峪。这梨树峪本来是梅花鹿祖祖辈辈生活的地方。后来,一度成了清朝皇家打猎的地方。避暑山庄建成后,这里成了皇族贵戚、文武大臣们避暑办公、休闲娱乐的场所 。

        传说,当年康熙皇帝有一次和大臣们谈论国事后出来散步,引路的灯笼被风吹灭,找不到返回自己寝宫——烟波致爽殿的路。而避暑山庄步道两旁都是湖,黑灯瞎火,一旦失足,后果不堪设想,康熙的随从急得不知所措。后来,一只梅花鹿突然出现在康熙跟前,指引他回到了寝宫。后来,康熙下令,不准在山庄内狩猎,更不许猎射这里的梅花鹿。梨树峪的梅花鹿就这样被保护下来
        “那梅花鹿一直保持在这个数量吗?承载量超过了怎么办?会把它们杀掉吗?”我不解地问。
“当然不会”,导游继续说,据曾经在离宫里服侍过的老人说,过去离宫的面积比较大,且与外界相通,梅花鹿多到一定程度,就自然分群,自己“出宫”了。1949年以后,情况也大致如此,只是近些年,对离宫的围墙进行了修缮,才与外界隔绝,加之,外面的环境也有了一些变化,梅花鹿自然“出宫”的情况也不再有了。
        据说,2010年这里的梅花鹿多到住不下了,不仅鹿多争食,对离宫的旅游环境也造成了污染,粪便多到无处堆放,梨树峪附近空气污浊。在这种情况下,曾经有人提出过猎杀一部分梅花鹿,来缓解栖息环境的压力。
       历史上,因狩猎习俗,梅花鹿肉是承德地区人们喜爱的食物,具有皇家特色的鹿肉烹饪技法也被保存下来。旅游业兴盛后,鹿肉菜肴也成了招徕全国八方游客的噱头。因此,有人提出猎杀一批,做成上好的佳肴,端上餐桌,既增加了经济收入,又享受了特色美食,还减轻了环境压力,岂不是一举多得?
        然而,谁也没有想到的,论证会一开始便陷入了僵局。这群梅花鹿到底是野生的还是人工养殖的?这个问题一抛出,论证会的气氛就急转直下,刚才还热情友好、亲切交谈的会场,瞬间气氛凝固,大家面面相觑,不知会议该如何往下进行了。
         的确,给专家们提出的这个问号,确实是一个难题。说是人工驯养的吧,没人给这些梅花鹿发放过“身份证”,按照法律规定,若是驯养的,那这些种源是否合法,谱系源自哪里,这些梅花鹿为第几代鹿?若是利用,对国家Ⅰ级保护野生动物利用,有着非常严格的规定和一整套比较繁琐的手续,这些相关问题,都无人能够解答。

        若是将其定为野生鹿,他们又的确与人相处这么多年,日常还有部分人工投食喂养、夜晚清点归栏的照顾。实在让人举棋不定,无法论断。当时,一个有着专业背景的官员认为:“我们不能因为这群梅花鹿有人为正向干预,就将其定为人工驯养,《野生动物保护法》对驯养是有严格界定的。就好比别人家的孩子长到快成年了,你去给人家送几件衣服,管几顿饭,这孩子就是你的了,这是不对的”。针对是人工驯养还是野生,大家各抒己见,见仁见智,观点无法统一。

       最后,一位避暑山庄的管理者提出“当年康熙都下令不杀它们,我们如何下得了手”,就这样,在省林业厅的协调下,这里的237头梅花鹿被小心翼翼地捕捉后,运往了围场县的一个林场内放养。而留在离宫的这些鹿,继续由离宫的工作人员照顾,同时也向游人展示,供人观赏。
       按照导游的说法,237只梅花鹿,如今都在围场县的一个林场内生活。那么,这些梅花鹿在那里生活的怎么样?会在此地继续繁衍子孙吗?会不会有水土不服?会不会有人打扰?

围场观鹿
       从承德返回北京一周后,我便抽空奔赴围场这个放养梅花鹿的林场,离围场县城还有几十公里的山路,下了围场高速,按着林场负责人的指引,我们在下午五点多到达林场。
        从林场办公大楼院内出发,越过三座山,翻过三道梁,便到了一个高大的铁栅栏大门前。场长从自己腰带上解下钥匙,打开铁门。我们的越野车在山坡上行驶了约五分钟,拐过一个山头,迎面而来的正是一群30多只梅花鹿。终于,在苍茫草原间,我见到了这些从皇家离宫迁移到皇家猎苑(这里曾是清朝皇族狩猎的地方)的幸运儿。看到有车来访,梅花鹿齐刷刷地伸直脖子,竖起耳朵,用一双双忽闪忽闪的大眼睛,盯着眼前的车辆。为了不惊扰鹿群,我们停下车,关掉发动机,想等着它们从这条山路上通过。

         说来很有意思,到底是皇家园林里的梅花鹿,颇受皇家礼仪的熏陶。本来我们停车是给它们让路,可梅花鹿却站在那里,一动也不动,反而像是在给我们让路。就这样,我们相望了大约10分钟,一头雄鹿终于迈开脚步,欣然朝着山坡走去。于是,其他的梅花鹿也陆续跟随着头鹿,往山坡上前行。这时,我拿出计数器,一头一头地数着,一共是36头,其中有5头是今年幼崽,有4头雄鹿头顶正在长茸。
       老场长看到我在计数,便打开了话匣子。“这是承德离宫迁过来的一群鹿,差点儿成了刀下鬼,后来被送到这里来了”。老场长打趣地说:“这可是一群大命鹿。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听老场长说,自从这群梅花鹿被送来,这林场就实行了封闭式管理,里面除了每天两名值班管理员外,其他人是不许进来的。“春天和夏天,青草长出来了,这群鹿就上山,自由自在地吃,随心所欲地玩,吃饱了,往树根底下一卧,就闭着眼‘倒嚼’。不愁吃,不愁被天敌伤害,冬天还有人添草喂料,要多美有多美。有些野生梅花鹿,到了冬天,瘦成一把骨头。我们这里的梅花鹿,到了冬天,膘肥体壮,毛色油光水滑的,真是漂亮。我敢说,这群梅花鹿,比人都享福”,老场长一边说着,一边得意地咂着嘴。我在旁边听着,都心生羡慕,不住地给老场长点赞。
         说话间梅花鹿上了半山腰,我们的车继续前行。忽然间,一头幼鹿从我们的车前方跑过。这头幼鹿个体比其他幼鹿要大很多,虽然身上也布满了梅花纹,但颜色暗了很多,四条腿感觉比成年鹿还要长,腰身也高了一些。
        “这头不是梅花鹿吧?您这里还有别的鹿?”老场长笑笑说:“有,还有麋鹿。”“可这也不是麋鹿啊?”老场长嘿嘿一笑说,“这是马鹿驹子,也是前些年从其他地方运过来的”。
         “那这里可不只是一个林场了,更确切地说,应该叫鹿苑了”我惊奇道。

         “可不是嘛,说是林场,这里没有营林,只有纯天然林,”老场长继续喜滋滋地说,这些年林场的工作人员一直在为生态保护而努力。没有营林,林场生存艰难,但跟过去相比,也好了很多。工资虽然低了点,但饭还是吃得饱,衣服还是有得穿。
          正说着,我们的车进入了麋鹿区。老场长说“下车吧,麋鹿不怎么怕人,可以下去走走。”按老场长所言,我们下了车,架起相机,往左走几步,拍马鹿,对着山就拍梅花鹿,再往山凹处走,一群麋鹿正悠闲地甩着尾巴,啃食着嫩绿的青草。
          这时,几只马鹿从山脊上跑过来,领头的是一头雄鹿,体形硕大,头顶上顶着仿佛大花篮一般的鹿角。它们沐浴着夕阳,鸣叫着,朝着我们的方向走来。不知是马鹿行为的引诱,还是惧怕马鹿的原因,梅花鹿也立即竖起耳朵,挺直脖颈,然后,也顺着山脊,400多只梅花鹿,张开四蹄,纵身驰骋。那阵势,真有如将苏轼的“千骑卷平冈”改写为“千鹿卷平冈”了。
         为了不打扰到它们,在老场长的建议下,我们立刻收工,迅速装好摄影器材,调头离开了林场,离开了那个让我欣喜又快乐的鹿苑。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评分

参与人数 1赞币 +100 收起 理由
黑丝 + 100

查看全部评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