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相机成为保护生态环境的利器!

查看: 731|回复: 2

[中国生态摄影家] 臧宏专:用相机守护绿水青山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8-8 11:32: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臧宏专:用相机守护绿水青山

臧宏专(网名:板儿砖),男,生活工作在山东省烟台市。现为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科考委员会委员、志愿者委员会委员、生态影像文化委员会委员。中国生态摄影网特约摄影师,《自然影像中国》签约摄影师,《视觉中国》特约供稿人,山东省摄影家协会会员,烟台市摄影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高级摄影师。多年来,专注生态摄影,摄影作品多次在国家、省市级报刊上发表和大赛中获奖。倡导通过影像的力量,纠正生活中的偏差,唤起人们珍爱生命,保护环境,热爱家园的意识。
▲《珠帘小居》在河柳树上做巢的中华攀雀
我接触摄影时间不短了,接触生态摄影还是从2011年以后。我们这的山林里,每年春天都有中华攀雀做巢繁殖。它们会用将近一个月的时间,做成一个像靴子一样的鸟巢,再用一个多月的时间养育小鸟。前后差不多需要两个多月的时间才能把小鸟带到大自然里。观察到这些,在我心中激起了一片涟漪。一是中华攀雀的勤劳灵巧让我感动,再一个是有些人为的破坏也让我感到愤怒。所以我就想用相机记录下它们的繁育过程,唤起人们的爱心,共同保护好这些可爱的生灵。由此走上了生态拍摄的道路。
▲两只白腿小隼依偎在一起的场景,体现了鸟类之间的情感
这些年来,追寻鸟类走过不少地方,新疆西藏也都去过。虽然拍摄了不少鸟种,但参加比赛不多。主要参与了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的一些生态保护的影展活动。譬如2019年“天人合一共家园——中国野生动物保护成果展”;第六届“原生俄罗斯·全俄自然生态艺术节”,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和俄方共同举办的“中国野生动物摄影作品展”等多项展出中,都有作品参展。
▲《快乐的斑海豹》被中国生态摄影图片库收藏
作品《快乐的斑海豹》、《黄腹角雉》等被中国生态摄影图片库收藏。还有一些作品入选了《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图鉴(鸟类)》(海峡书局出版),中国国家地理《红框中国》日历,还有作品入选了《中国湿地》(中国林业出版社出版)。《朱鹮——山林中的东方宝石》、《水边的“阿迪丽娜”》两篇文章及图片入选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编著的《科考纪事》(中国林业出版社出版)。
▲《反嘴鹬》在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主题摄影赛获一等奖
尽管参加赛事少,但近几年也参加了一些与鸟类和野生动物保护相关的比赛。譬如多次参加过“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生态主题赛”,其中《大天鹅》、《反嘴鹬》两幅作品分别获过一等奖。
▲《草原一家》在青海国际野生动物摄影大赛中获优秀奖
此外,作品《草原一家》在2016年青海国际野生动物摄影大赛中获优秀奖;
▲《鹮口夺食》在“东方宝石——朱鹮全国摄影大赛”中获一等奖
▲《朱鹮人家》在“东方宝石——朱鹮全国摄影大赛”中获优秀奖
2019年“东方宝石——朱鹮全国摄影大赛”中,《鹮口夺食》和《朱鹮人家》分别获一等奖和优秀奖;
▲《冰雪世界》在爱鸟国际观鸟大年摄影大赛中获十佳作品
爱鸟国际2019年观鸟大年全国摄影大赛中,《冰雪世界》获十佳作品;
2021年第四届“大美渔村·平安渔业”中国渔业摄影展中,《耕海》被评为入展作品。此外,在2019年三门峡自然生态国际摄影大展“共生·大同——母亲河·天鹅湖”,有二十余幅作品作为特邀作品参展。
▲利用虚化背景,突出表现了捉鱼飞翔的蓝翡翠
虽然我参加摄影比赛较少,但我还是热情期盼影友们多参加各种摄影赛事。至少对我们的摄影水平和审美能力能有一个正确的认知。特别是生态摄影,影赛也是宣传野生动物保护的一个重要平台。
▲两只白鹤正在争斗,旁边的一只如同裁判
我认为生态摄影说到底,其实还是要展现野生动物和环境的关系,动物之间的关系,动物和人的关系,表现出动物具有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从这个意义上说,生态摄影又涵盖两个方面:一是真实记录,一是艺术表现。两者既紧密相连,又各有重点。
▲隆冬,云南大山包黑颈鹤自然生态保护区里黑颈鹤生活的十分悠闲
我不在乎记录多少鸟种,更多的还是关注如何把它们拍的更美、更好看,所以我还是艺术表现的想法更多一些。前提是一定要在真实自然生态环境下,不可以人为地设置一些假的场景,诱鸟“上钩”。所以,拍摄前可以做做功课,了解一些鸟或动物的习性。拍摄时适当运用一些摄影技巧,譬如慢门拍摄、虚化背景、飞翔追随等等。除技巧外,更重要的是注意观察鸟儿或动物之间的交流,拍出它们的情感,我觉着这是拍出生态艺术感,比技巧更重要的一个方面。
▲用慢门拍摄的叉尾太阳鸟具有了动感
拍摄时间久了,大家都会遇到一些有趣的事。尤其是和鸟儿不断接触,我们一定会被鸟儿的喜怒哀乐所感动。虽然它们没有人的思想,但其本能的表现也会赋予我们很多的想象力。
▲舐犊情深,大雨中朱鹮亲鸟用身体护住小鸟。
有一年我在洋县拍摄朱鹮,在山里遇到了大雨,尽管穿着雨衣,也被浇成了落汤鸡。朱鹮亲鸟却始终把小鸟藏在身体下面,直到雨停。
▲中华攀雀亲鸟(雌)正在引诱雏鸟出巢
中华攀雀小鸟长大后,有一段时间还是赖在巢里不肯出来,它们的父母会叼着虫子在巢周边飞翔,诱引小鸟出巢。
▲人鸟和谐,在卡久寺棕尾虹雉在我身边走来走去。
此外,人和鸟儿同生和谐的场景,也常常会给我们很多启发。那年我在西藏山南卡久寺拍摄棕尾虹雉,高海拔让我坐在草地上不想动。一会儿几只棕尾虹雉竟然径直走到我眼前,旁若无人。这让我很吃惊,这些稀有的鸟儿,在这里竟然和人类达到了如此亲密的关系!过去很多山民打鸟,现在很多山民护鸟,因为保护鸟儿不仅仅是鸟语花香,众多的摄鸟人也为他们带来了可观的收入。可谓“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
▲人与自然相互交融,共同迎接新的日出。
还有一件事我一直难忘。一次在浙江古田山自然保护区拍摄白鹇,太阳落山后大家都急急忙忙收拾装备。我的一位浙江朋友却拿着朔料袋把现场的垃圾全部收拾干净。人与环境的和谐,是每个生态摄影爱好者必须遵循的,不管在哪里,除了脚印其它都不要留下。每每想到这位朋友,我对他的敬佩之情都会油然而生!
▲夕阳下的鄱阳湖,白鹤喂食雏鸟。
说到生态摄影带来的收获,我感觉有内外两个方面。从外在来说,常年行走在野外,观察拍摄,强健了体魄,锻炼了反应能力,增强了不怕困难,乐于吃苦的品行。从内在来说,那是对环境改善的渴望,对生态环境的自觉保护,对大自然的热爱,对人与动物和谐共生的深刻理解。
▲江西婺源,一只中华秋沙鸭正在江边的浅水湾觅食
眼下生态环境的改善,可以说是有目共睹的。一些十几年前去过的地方,如今再去明显可以看到生态环境的向好。但是,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决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必须要拿出愚公移山的精神,持之以恒地坚持做下去。作为生态摄影师或生态摄影爱好者,首先要从自身做起,做生态保护的践行者,而不是破坏者。千万不能把生态摄影变为“生态破坏”,把摄鸟真的变成“打鸟”了。这只是我个人的一点体会,愿意和生态摄影的朋友们共勉!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