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相机成为保护生态环境的利器!

查看: 1406|回复: 0

30.云南纳板河保护区非人灵长类行为生态观察和社区检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11-30 08:46: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云南纳板河保护区非人灵长类行为生态观察和社区检查

项目名称

云南纳板河保护区非人灵长类行为生态观察和社区调查



项目简介

前期(2017.1-2)通过社区调查,结合红外相机照片数据,准确掌握西双版纳纳板河国家自然保护区内灵长类的种类、数量和分布,探究人类农业活动对其活动范围和食性选择产生的影响、少数民族文化习俗对野生灵长类生存和保护的关系和影响;实验后期(2017.7-2018.7)重点对北豚尾猴进行生态观察,并观察其种群与猕猴种群在共生区域内的互动关系。


立项依据

纳板河流域国家级自然保护位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境内,是按小流域生物圈保护区思想于1991年建立的省级自然保护区,2000年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

2016年9月课题组两位成员在该保护区进行灵长类资源初步调查,得知该地区曾存在六种灵长类:白颊长臂猿(Nomascus leucogenys)、菲氏叶猴(Trachypithecusphayrei)、蜂猴(Nycticebus bengalensis)、短尾猴(Macaca arctoides)、猕猴(Macaca mulatta)和北豚尾猴(Macaca leonina),其中长臂猿已经绝迹;菲氏叶猴由于原始森林被砍伐缩小导致种群数量减少。并且其胆囊和肠道中生有结石,称为“猴枣”可以入药治疗很多疾病,市场价格非常高,菲氏叶猴也因此遭到捕杀,保护区境内已有多年没有发现它的踪迹;蜂猴为夜行性猴,因其活动范围通常在树干中上部且行动缓慢而很少被发现;短尾猴近年来并无记录;猕猴和北豚尾猴则较常见。整理红外相机照片发现,除猕猴和北豚尾猴,其它灵长类均未被拍摄到。考虑到红外相机装布地点和高度限制,有可能不在其它灵长类活动范围内,因此我们认为有必要进行社区访问和调查,将明确该保护区灵长类历史和现存种类状况和变化作为重点内容,可为后续观察工作打下基础。

纳板河地区是傣,哈尼,拉祜,布朗,彝等民族聚居地,各民族独特且丰富的传统习俗,特别是在对待野生灵长类的观念可能与其他民族不同。比如当地的拉祜族向导承认他们族人偶尔会捉野生小猴子,但并不以食用或售卖为目的,而是作为宠物饲养,这一行为可以看作是一种习俗或传统。这种习俗和传统对该地区灵长类的生存和保护是否存在影响,也是此次调查的主要内容。且不同于某些保护区,纳板河保护区内的居民没有被迁出,而是居住在保护区内或附近。保护区建成后当地居民的生活来源由从前的狩猎转变为农耕,种植作物和果树可能会对野生灵长类的食性结构产生影响,这一特点也使得该地区可以作为研究野生灵长类与人类的关系理想的实验地点。

北豚尾猴(M. leonina)为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主要分布在亚洲南部的孟加拉国、柬埔寨、老挝、马来西亚、缅甸、泰国和越南等地,中国境内仅分布在云南西南部、南部,西藏东南部[1]。国外学者仅在泰国、印度和孟加拉国做过北豚尾猴疆域[2]、觅食[3, 4]、生态[5-13](食谱和种子扩散[14, 15])和社会结构[16, 17]等做了较为详细的观察。国内学者其分布以外,目前还没有开展其他方面的研究[1]。因此,我们计划在实验第二阶段重点对北豚尾猴进行行为生态观测,并观察其种群与猕猴种群在共生区域内的互动关系。


四、主要的工作内容和方法

工作内容:

阶段1(2017年1-2月):

通过社区访问和调查,掌握西双版纳纳板河国家自然保护区内非人灵长类历史资料和现存状况(种类、数量、分布等),并进行对比,分析原因;

了解人类活动,特别是农耕活动对灵长类活动范围和食性选择产生的影响;

了解该地区少数民族文化习俗与灵长类生存和保护的关系和影响。

阶段2(2017年7月-2018年7月):

对北豚尾猴进行行为生态的初步观察,为期一个自然年,包括完整的旱季和雨季;

观察猕猴与北豚尾猴种群关系。

工作方法:

阶段1(2017年1-2月):

社区访问(interviews and general rapid field surveys):对居住在保护区内及周边的居民进行走访,特别是五十岁以上的当地居民、从前的猎人、农作物和果树种植者,以及保护区工作人员;

相机捕捉(camera trap):结合中科院西双版纳植物园近几年来放置红外相机获得的照片数据,尽可能全面地了解野生灵长类在该地区存在的种类变化与现状;无人机(drone):必要时用来调查活动位置较高的灵长类。

阶段2(2017年7月-2018年7月):

在第一阶段工作基础上,对原有样线(相机布置)进行调整,选出重点样线和观察点进行观察,为期一个自然年,计划每两个月一次,一次二十天左右,旱季雨季交替季节需安排一次;

野外观察:观察行为时用双筒和单筒望远镜,扫描取样法(scan sampling)和焦点取样法(Focal animal sampling)结合(需二人配合);相机捕捉(camera trap):开启摄像功能进行行为记录;

无人机(drone):必要时使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