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相机成为保护生态环境的利器!

查看: 3005|回复: 3

漫谈摄影造型12字法——言(三)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8-11 09:18: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漫谈摄影造型12字法——言
撰文、摄影/德治

二、画面语言
  摄影画面语言由“点”“线”“面”构成框架,以光影、形态、色彩为形容语言,以动静、虚实、疏密为状态语言。
  构成画面的“点”“线”“面”,都是带引号的。因为“点”在画面中不单指为一个点,主要是指画面的主体、视觉中心和能够诱发美感的着眼处;“线”也不单指实体的线条状物,还包括由物象排列组成的视觉结构线和由光影形成的非固体的虚拟线;“面”也不单指相同属性物质形成的面积,画面中的空间和空白也被视为画面结构中的“面”。
  画面美感语言构成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不管是什么样的画面形式,都必须有统治元素才能产生个性的美感。
  如图3-27《建筑大军》是以人头和安全帽为“点”构成画面的统治元素,给人以整体、庞大和力量之美;


图3-27《建筑大军》

  再如图9-202《早春》,是以线条为统治元素构成的画面,给人以简约清晰淡雅之美;


图9-202《早春》

  再如图9-203《仙境》是以色彩主调为统治元素构成的画面,给人以柔美、温馨、和谐之美。


图9-203《仙境》

  对比形式是营造画面艺术氛围,突出主题和主体的基本方法,是缔造画面艺术语言的普遍规律。
  对比形式语言太多了,客观现实中的大小、多少、粗细、曲直、远近、浓淡等等比较直观的对比现象不胜枚举。
  摄影画面语言构成中的对比可分为三个方面:
  一是从构成思想内容上说,有先进与落后的对比;富有与贫穷的对比;欢乐与悲哀的对比等等。这些是意识形态方面的对比内容,是立意的范畴,一般在构思画面主题时加以考虑;
  二是从构成材料形式上说,有线条上的形状、节奏、旋律的对比;影调上的高低、层次、反差的对比;色彩上的色相、明度、纯度的对比等等。这些是画面构成要素对比的表现形式,一般在考虑画面构成时需要进行选择、取舍和提炼;
  三是从构成章法技巧上说,有动与静的对比,虚与实的对比,疏与密的对比等等。这些是组合艺术语言,突出主体的构图技巧和构图章法。也是我们需要在此重点讨论的问题。

1.动静交错
  在摄影艺术造型中,表现静态的画面可以说是轻而易举,手到擒来,如果表现“静中有动”或“动中有静”,动静交错的画面就不那么容易了。
  动感包括形动和神动。“形动”是画面中的动态物象直接给读者的动感印象。如图2-16《双飞双宿》和图7-129《振翅比美》。


图2-16《双飞双宿》


图7-129《振翅比美》

  “神动”是画面中的静态物象间接留给读者的动感印象,如图9-204《心不在焉》画面中的主体女人和作为陪体的男人都心不在焉。男人,忽视了身边的女人,而在凝望着远处的女人,可是这个女人也忽视了他的存在,而是在舞动身姿的同时,将目光瞥向摄影人。这是比较典型的“神动”画面。


图9-204《心不在焉》

  “形动”是表现画面的形式美,“神动”是表现画面的思想内涵。神依附于形而存在,形动神则动。
  最具有动感语言的画面要素当属线条,尤其是曲线、虚线和斜线,给人的印象就是没有稳定性的动态感。因此我们要利用镜头的夸张特性,选择恰当的拍摄方位、运用拍摄技法等各种手段,去提炼那些恰如其分的动感线条来营造画面语言。就如何取得动静对比画面的技巧举例如下:

  一是选择具有动感的线条作为画面结构主线。如图9-205《不畏风寒》是以静写动的作品,画面中的主体灌木丛以弯曲的形态向一个方向倾斜,给人以迎风斗雪顽强生存的神动感。弯曲倾斜的线条带有摆动之势,令人遐想,颇有“风飐一枝斜,闲窥别生势”的情调。再如图5-77《悬崖上的美女》画面以斜线为主构成,就连主体人物的躯干也处于倾斜状态,岌岌可危。那鲜活而柔弱的生命与死寂而坚硬的礁石,形成了鲜明的动与静的对比语言。


图9-205《不畏风寒》


图5-77《悬崖上的美女》

  二是使用运动镜头拍摄法。如运用摇拍、跟拍、移拍等方法制造出来的动静对比线条,如图1-3《水墨丹青》是摇拍作品。其表现特征是动态的物象趋向清晰,相对静态的物象反而出现模糊,产生动感;再如图9-206《童话世界》是移动拍摄作品。摄影人可乘坐在专用移动摄影车或一般交通工具上,在行进中对准目标按下快门。


图1-3《水墨丹青》


图9-206《童话世界》

  三是运用慢速快门拍摄,当完成构图确定拍摄目标后,将照相机固定在三脚架上,设定慢速快门,其快门的速度值一定要慢于运动物象的速度,然后伺机按下快门,从而取得动静交错的画面,如图9-207《划破宁静》正是“静中之动,弥见其静”的典型作品。


图9-207《划破宁静》

2.虚实相生
  虚与实对比是艺术门类的主要创作规律之一。对于摄影艺术而言,却是“易实难虚,易取难舍”。虚的表现技法已在“虚”字篇中漫谈过,此不赘述,下面我们重点讨论虚实相生的意义和表现形式。

  画面思想内容上的虚实相生,往往是比较含蓄的。“实”是指形象的具体、直接和鲜明的表现。“虚”是从形象自身引发出来的间接的想象和感受。以“虚”托“实”的表现形式,“虚”可以将“实”置于自由的领悟、想象和欣赏活动之中。另一方面“实”以其自身的形象语言,总是能展现出与“虚”的关联性。虚实相生构成了作品的完整性,从而产生审美的愉悦感。

  画面表现形式上的虚实对比关系,要因题而定,因需而为,不可无厘头的乱“虚”乱“实”。一般而言画面的虚实结构关系表现方法大致上有三种:

  一是主体与陪体的虚实结构关系。画面中的主体无论是人还是物都是主题内容所要表达的重点,是画面的视觉中心,因而一般将其表现为“实”并注重其形态、质感和情节的刻画。画面中的陪体、环境和背景的作用是补充和渲染主题的附属物象,可根据客观实际情况进行必要的“虚”化处理。

  这种虚实关系主要是通过“虚”来弱化或隐藏与主体争夺视线的多余陪体,在画面语言构成中,我们可以将其理解为“闲言碎语”从而实现画面的简约美。如图4-61《瑶池仙荷》使用烟虚的手法屏蔽了多余的“闲言碎语”。


图4-61《瑶池仙荷》


  二是主体自身的虚实结构关系。这种对比关系一般运用在物象的特写和出现在运动物象画面上,这种虚实关系要求“实”的正确,“虚”的合理。“实”是为了表现主体物象的细节、特征;“虚”是为了交代物象形态和画面结构的相互关系。形成物象自身的虚实关系有三种方法:

  第一是运用短景深,如图9-208《条形码》画面中的斑马鬃毛、颈部、和背臀部都是虚的,不但衬显了斑马的面部条纹特征也交代了斑马和画面的结构关系;


图9-208《条形码》

  第二是运用适当慢速的快门取得局部虚化,如图9-209《伸展运动》,运动中的石鸡翅膀与头部及部分躯干形成了虚实对比;


图9-209《伸展运动》

  第三是运用镜虚法制造局部虚化,如图9-210《睁一眼闭一眼》镜头前加用局部半透效果的遮挡物,虚化部分主体,形成虚实对比。


图9-210《睁一眼闭一眼》

  三是画面影调的虚实结构关系。前面已经谈过“虚”的概念,从思想内容上“虚”是从形象自身引发出来的间接的想象和感受。从表现形式上也不仅仅是虚化和模糊,“空”也是“虚”的范畴,所以,画面中的留白,包括环境的黑化和白化都属于“虚”的表现。都能呈现“虚”的语境。尤其以暗托明的影调对比画面,由于暗部看不到具体物象,能够给人以更大的想象空间,如图8-148《脱颖而出》那样的低调作品。


图8-148《脱颖而出》

  虚实对比语言的创作,总的主张是突出表现最具有典型意义的主体,虚化多余的陪体,创造出虚实相生的画面语言。

3.疏密有序
  疏与密的对比,是画面结构章法表现形式之一,任何形式的线、形、色在画面构成之前只是构成材料,摄影人可以通过各种方法,对它们进行重新排列组合形成一定的章法,这个过程就是构图,也叫“布局”,为了使画面具有美感,则需要我们在构图之前,根据创作主题思想进行构思。审美艺术理论告诉我们“疏密有序”是比较容易产生美感的规律,“疏密有序”强调“疏能跑马,密不透风”。这只不过是比喻而已,具体布局时还要因地制宜,恰到好处。
  所谓恰到好处要求 :
  一是可以产生松紧、多少、轻重的感情语言;
  二是可以产生画面的气眼、空白和空间感;
  三是单组疏密对比可以产生和谐、统一和完整感,两组以上重复出现,可以产生节奏感、韵律感和方向感。
  疏密对比关系,在画面中不单指相同属性的物体,也可以是不同属性之间的对比,只要画面中的物象有聚散排列即可,如图9-211《幽林惊梦》树枝与鸟儿形成了疏密对比关系。


图9-211《幽林惊梦》

  总之,画面语言是丰富多彩的,动静对比、虚实对比和疏密对比,只是最基本的对比语言和结构章法。



此稿刊发于《旅游纵览》杂志2014年第7期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发表于 2014-8-11 11:52:1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8-12 00:00:1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7-21 07:04:4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