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吃饱了不饿 于 2017-4-10 09:31 编辑
黑鹇在我国分布区域十分狭窄,仅在云南西部和西藏南部、东南部有分布,加之数量很少,所以过去黑鹇的照片不多,在互联网可见的基本都是在西藏樟木等少数藏区拍到的。 近几年,因为云南省盈江县大谷地村民开辟了很多鸟点,使得黑鹇的拍摄变得容易起来,现在,大多数大谷地鸟点都能拍到黑鹇。 今年二月在盈江拍鸟,野拍了十余天,最后半天在大谷地进了鸟点,顺利拍到黑鹇。想弄清自己拍的黑鹇属于哪个亚种,浏览鸟网及互联网上大量黑鹇照片,发现盈江的黑鹇雄鸟色彩很不一致,说混论不堪也不为过。大谷地只有十几个鸟点,每个鸟点来的黑鹇个体不会很多,但是,在鸟网看到的盈江黑鹇雄鸟,几乎每个都不一样。 有鸟类研究专家说,在黑鹇和白鹇分布重叠区,二者杂交的情形普遍,而且杂交后代繁殖力并未减弱。《中国鸟类野外手册》也认为黑鹇与白鹇存在杂交情况。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载,黑鹇在我国只有两个亚种,指名亚种分布在藏南,胸部布满白色矛状羽,腰部有白色羽缘,其他部位没有白色斑纹,腿、趾灰色;藏南亚种(lathami)分布在藏东南及滇西,胸部颜色与背部一致,为黑色闪蓝光,腰部有白色羽缘,腿、趾灰色,背部、尾部是否有白色斑纹未见介绍。我国分布的两个黑鹇亚种的主要体征区别为指名亚种胸部羽毛为白色矛状羽,而藏南亚种为黑色。 看互联网上指名亚种的照片,体征高度一致,个体差异很小。在黑鹇指名亚种的分布区域内没有白鹇分布,在自然环境中二者不可能杂交。 在鸟网能看到很多泰国黑鹇(有人称为“灰鹇”)的照片,但可能都是在一个鸟点拍的同一个个体,其体征介于黑鹇与白鹇之间,据当地人讲为黑鹇和白鹇的杂交后代,且有分子学证据。 盈江黑鹇的体征差别有可能是与白鹇杂交造成的,但是还有很多疑问: 第一,如果盈江的绝大多数黑鹇都是与白鹇杂交的后代,似乎应该有个先决条件,就是要有足够多的白鹇个体,但是,最近几年,在盈江黑鹇成了常见鸟,却好像没人拍到哪怕一只白鹇个体。(前几天有人在微信群里发了一张在盈江拍到的“白鹇”照片,虽然上体羽毛白色很多,但从体态上看,黑鹇的特征更多,与白鹇的差异较大。)要知道,近几年的拍鸟旺季,每天在盈江大谷地都有几十人甚至过百人拍鸟,如果大谷地有白鹇分布,拍不到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因为白鹇与黑鹇的习性基本相同,黑鹇经常光顾鸟点,白鹇也会经常光顾的。所以,仅就盈江大谷地而言,很可能没有白鹇分布。 如果大谷地没有白鹇分布,为什么大谷地的黑鹇几乎全是杂交后代? 第二,盈江的黑鹇如果都是与白鹇杂交的后代,应该和狮虎兽、骡子一样,在体态上兼具父系和母系的特征,但盈江的黑鹇,除了在羽毛和腿部颜色上有白鹇的特征,整个体态与黑鹇几乎没有区别:白鹇头部猩红色肉体大多游离于头部,成冠状和肉垂状,盈江的黑鹇头部的猩红色肉体基本都是与头部连在一起,与黑鹇指名亚种相同;白鹇的尾部很长,盈江的黑鹇尾部明显短于白鹇。 1995年4月,我国科研人员在盈江的铜壁关自然保护区调查中采获一只黑鹏的雄性成鸟标本,全身羽毛黑色,尾羽黑色,形短而直,仅中央一对尾羽稍长且微向下弯曲,嘴峰绿褐色、嘴缘和下嘴淡绿黄色,附和趾灰黄、距和爪淡灰黄色。体重1650g,体长650mm、嘴峰30mm,翅长295mm,尾长316mm。①该鸟尾上覆羽黑色亦具纤细的白色狭缘,也有杂交后代的嫌疑。 张浩辉先生在“云南野鸟会”网站上发文称,盈江黑鹇的背上和尾上多了白色斑纹,他认为是williamsi亚种,但ptarmigan就该文回复:转发北师大董路老师的回应供参考:从分子证据来看,盈江的黑鹇与白鹇普遍存在杂交,会导致上文中提到的情况。Tring有很多人工杂交个体的标本,有类似的羽色。黑鹇的亚种厘定也应该重新做研究的,尤其是与白鹇交界的地方,羽色的变异可能都和杂交有关。② 在互联网上查找多日,未能查到黑鹇藏南亚种(lathami)学术界认可的标准照,看来,专业人员有必要对盈江黑鹇进行深入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