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5-8拍于贵阳郊外 ( 一) 手机记录现场
(二)羽化过程 幼小的朴树苗(寄主)上挂着一个即将孵化的黑脉蛱蝶的蛹。天色尚早,蛹的成色很诱人,只要有耐心,也许能拍到光天化日下的蝴蝶羽化。 16点48分
17点53分
18点41分
18点47分
尝试多个机位后决定放弃曾经拍过化蝶时的老套路。拍到下面这张片子觉得不满意又把相机向左稍稍移动,以便在蝶儿破壳探出小半个身子时能拍到头部正面,双眼,双翅。 然后静静守候,等待羽化全过程。 蛹的色彩由最初发现时的黑色慢慢变淡,腹部沟槽也在加宽加深,翅膀的轮廓明显凸出,花纹和色彩的演变已经到位,精彩瞬间也就是分分秒秒的事。
19点01分
经验往往也会误人。时间不断流逝,西斜的太阳下滑速度很快,光线也愈来愈弱。我把光圈设到f5,ISO400。测光时得到的快门速度为1/10秒。低档器材,日常拍虫时ISO一般不超过100。再等下去意义不大。假如这小家伙和我硬抗到底,熬到天黑才出壳,不但前功尽弃,还要摸黑下山。于是,我动摇了,决定放弃。看到我给等待时间定下的最后期限已到,太阳已被远处山峰遮去一半,立即收拾好东西准备走人。 正当我弯腰去提背包准备离开时,这小家伙却又作怪,轻轻动了一下,蛹壳就慢慢抻开一条缝,不好意思,我居然在这小家伙的一个小动作下乱了方寸,情不自禁地喊道:“打住,打住,打住!”没料到这几声起了意想不到的作用,它变得安静了,那条抻开的缝再没继续扩张。我快速打开背包,支起相机,那老土反光板却没时间去调整运用了。匆忙中又落了俗套,机位又回到以往拍羽化时的老习惯。出壳瞬间没拍到双眼和双翅。不得不说这是一次失败的记录。
19点02
19点03分
19点03分
19点03分
19点03分
19点03分
19点05分
19点13分
19点14分
(三) 吸管提到蝴蝶的吸管,很多人都会说只有一根。一些专业的书也是这样说的,最近出的一本蝴蝶专业工具书也说是一根。这种说法也对也不对。人们在一般情况下看到的某些事物只是一种表象,实质性的东西要在特殊情况下才能得到。也只有在蝴蝶羽化或者对它进行解剖时才能看到两根吸管。我看到过弄蝶、粉蝶、蛱蝶、珍蝶、绢蝶、凤蝶、眼蝶等科目的蝴蝶的吸管是两根。当你在平时看到蝴蝶那根扁平的吸管时,一定也看到那带状管子的中央有一条下陷的浅沟,这就是两根扁平吸管并拢时的分界线。
(四)判断熟透的待孵化的蛹的出壳时间。 蝴蝶没有按预期的大致时间范围出壳。有些喜欢拍羽化的人说是受当时湿度和温度的影响。我认为,什么情况下该出来,天性使然,蝴蝶比人类清楚得多,气温和湿度会不会在羽化中途突变,它一定能未卜先知,不会乱来的。在这种情况下,很可能是有些胆小谨慎的个体被拍摄者吓坏了才不敢露面。一只蝶蛹能听到,看到,或者感觉到,这是肯定的。在凤蝶科或者蛱蝶科的某些蝶蛹面前,只要你突然说话或者咳嗽一声,它都会剧烈地扭动身躯,有些种类还会发出吱嘎吱嘎的叫声。你说一次话或者咳嗽一次,它就会扭动一次,叫一次。这应该是一种受惊吓后的本能反应和反抗吧。有的人在蝶蛹面前长时间等待后才离开一两分钟,回头就看到蝴蝶已经破壳而出。你一离开它就碰巧出来了,哪有那么多巧事?人一离开,它认为威胁已经解除,应该出来见见天日了。身旁突然出现雪白耀眼的反光板,一只黑糊糊的镜头映出自己的样子,这景象一定把这只黑脉蛱蝶吓坏了,迟迟不敢出来。一旦我拆除相机,收好反光板,还没离开它就出来了。这说明是人和人强加在它眼前的器材吓得它不敢轻举妄动。
拍第一张到最后一张,用去2小时53分。
|